寫真、文字|我心中家應該長得樣子

時間流動的堆疊性,每一個物件都與我日常連結,從居家內在生活出發,不隨波逐流迎合,尋找常態最真的自在


不間斷的在網路的網站上瀏覽房屋,之一年半前搬至青埔桃園高鐵站附近,面對其他居住者不斷發出噪音導致身體出現狀態,這裡風和光影都不賞心悅目,建設公司蓋的房子也不停發出噪音,只能說 :糟透的居住地區。連續這幾個月為了尋找更合宜的居住環境,換新環境的需要重式。例舉 :1. 格局視覺 。2. 採光風向。3. 安全居住。4. 素養人文。5. 享受綠意。

廣泛瀏覽之後,房屋裡制式系統板的收納櫃是極大厭惡感,仿各色皮製沙發有一股隨波感,夾層床板也敢拿出來擺,寫著百萬裝潢在我眼中真一文不值。所有租屋常態來說,不會有極少我們這種人,不喜歡使用屋主物件和傢俱,沒有美感及視覺穿透果效,空屋成為我們唯一尋求的。

細微的觀察著,看來多數人他們對生活的想像空間,只暫停在設計師畫的藍圖之下,不會把生活軌跡帶入居家空間。佈置家居這件事便是生活的展現,一直覺得家的樣貌會隨著生活的時間有所改變,逐漸有了自己和家人的形狀,而構成生活及家的重要因素。

說到『傢俱』,傢俱的擺設都蘊含著一段物件與居住者之間的故事,點滴之下形成居住生活軌跡,在視覺裡得舒適度對居家內在是重要,簡約色系穿插配搭著料理器皿,或許是職業關係影響著,也迫使我不得不處處汲取生活的靈感,更重視傢俱設計裡,值得去發掘特徵與細節。

還有『餐桌上的器皿』,對我來說也非常重要,下次我們來聊聊器皿如何點綴生活。

▍Canon 5D MARK II
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