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許多人希望COVID-19疫情趕快結束,可以回到過往正常的生活。但何謂正常生活呢?明知道不約束會失去更多,卻還是放縱規範管理,也知道會失去更多自由,但我換得到更多獨處思考的時光,因COVID-19疫情讓自己面對情緒中的失落,可喜的部分也找到生命核心價值的部分。
二○二一年五月台灣爆發的疫情,讓我開始練習安靜下來,也更想要學習原來不想學習的,也讓自己慢下來,日子要夠慢,才能看見真實人生。也因疫情讓自己更看得明白,更重要的是什麼生活方式。
我不要再被威脅恐嚇,資方壓榨低薪資、房價高漲炒作、新冠肺炎 (COVID-19) 疫苗如何分配不均,這些都是不公義之事。還有那些政府媒體的造神運動,相信這一切絕對會崩盤的。
這段日子我和幾個不錯朋友會相互關心打氣,至於不會聯絡的當然也不會有所聯繫,關心可是在疫情當下是最寶貴的一切。有位心理學作家說 :她不要回去疫情前生活的方式──汲汲營營、忙碌、追求、看不見生命,我想要可以好好欣賞這個世界,用五官去感受生命;我要花時間與人連結、花時間和自己的創造力連結。讓我們清楚看見過去的我們是如何過生活、如何工作、如何維持某些荒謬體制、如何讓自己的歧視和偏見把弱勢族群推到邊緣…。而當疫情把原有的社會打亂,我們就有機會重新創造一個不一樣的社會──一個重視人、重視社會正義、重視照顧到每個人的社會,而不是階級被分配的社會架構。
讓我們停下來思考,什麼是重要的東西,危機沖刷掉許多庸俗世物,也讓我們可以重新開始。
▍Canon EOS [1 N ] / Fujifilm x-tra 400